关于过滤海绵孔径的定义-ppi
PPI(Pores Per Inch):即每英寸孔数,是衡量过滤海绵孔隙密度的核心指标,表示单位长度(1英寸≈25.4mm)内分布的孔隙数量。
PPI数值越高:孔隙密度越大,孔径相对更小,过滤精度更高,但透气/透水性可能降低。
PPI数值越低:孔隙密度越小,孔径相对更大,流体通过性更强,但杂质拦截能力减弱。
PPI与过滤性能的关键关系
过滤精度
PPI 10-30:粗效过滤(拦截大颗粒、毛发等),适用于预过滤或低精度场景(如鱼池过滤)。
PPI 40-80:中效过滤(拦截粉尘、悬浮物),常见于空气净化器、汽车空调滤芯。
PPI 90-120:高效过滤(拦截微米级颗粒),用于医疗设备、精密仪器保护。
压降与流量
PPI过高可能导致流体阻力增大(压降升高),需根据系统压力平衡选择(如工业水处理常选PPI 50-80)。容尘量与寿命
高PPI海绵因孔隙密集,容尘量相对较低,需频繁更换;中低PPI海绵容污能力更强,适合高负载环境。
PPI与其他参数的关联
孔径尺寸:PPI与平均孔径成反比(例如PPI 60对应孔径约0.4-0.6mm)。
孔隙率(开孔率):PPI相同情况下,开孔率越高(≥95%),有效过滤面积越大。
材料厚度:厚海绵可通过多层PPI梯度设计(如20→60→100PPI)实现分级过滤。
选型建议(厂家视角)
明确应用场景
汽车滤清器:PPI 40-60(平衡进气量与灰尘拦截)
鱼缸过滤:PPI 20-30(侧重水流畅通与有机物分解)
医用净化:PPI 80-100+(需搭配抗菌改性处理)
技术推广方向
强调PPI精准控制能力(如±5PPI公差)
提供PPI-孔径-流量对照表,简化客户选型
推广复合结构方案(如高PPI层+支撑层降低压降)
常见误区澄清
❌ PPI越高越好
❌ PPI=密度
过滤海绵PPI-流量对照表
PPI范围 | 对应孔径 (mm) | 流量范围 (水过滤)* | 典型应用场景 | 技术要点 |
---|---|---|---|---|
10-20 | 1.2~2.5 | 500-800 L/min | 鱼池粗滤、农业灌溉预过滤 | 低阻力设计,防藻改性 |
20-40 | 0.6~1.2 | 300-500 L/min | 汽车空滤、工业冷却水循环 | 抗油污涂层,厚度10-30mm |
40-60 | 0.4~0.6 | 150-300 L/min | 空气净化器、喷涂车间油雾过滤 | 梯度发泡结构(表层60PPI+基材40PPI) |
60-80 | 0.3~0.4 | 80-150 L/min | 医疗器械通风、食品级液体过滤 | 食品级硅胶材质,耐高温灭菌 |
80-100 | 0.25~0.3 | 30-80 L/min | 实验室超纯水制备、半导体除尘 | 纳米疏水处理,ULPA级过滤效率 |
100-120 | 0.1~0.25 | 10-30 L/min | 生物制药、纳米颗粒拦截 | 抗菌改性,孔径公差±0.02mm |
注:
*流量数据基于以下测试条件:水压0.1MPa,海绵厚度20mm,开孔率≥95%;气体过滤流量需根据密度换算。
实际流量受系统压力、流体粘度、海绵厚度等多因素影响,建议提供工况参数定制化测算。